南阳旅游切换城市

㕵㕵㕵  查看地图

当前位置: 南阳旅游网 > 南召县旅游

南召县简介

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全县辖16个乡镇、338个行政村、60万口人,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287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7.7%; 耕地近40万亩,人均7分地、7亩山,基本格局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南召地貌多姿,山地、丘陵、平原俱全,是豫西可沟通南北的唯一关隘,被誉为“北扼汝洛,南控荆襄”的咽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气候属暖温带与亚热带交汇区,光照充足,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河流纵横,南北动植物汇聚,适宜工、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 南召是中原人类的发祥地,早在五六十万年前,“南召猿人”便在境内繁衍生息,手足胝胼,开发着这块富饶 的土地。据科学考证,“南召猿人”与“北京猿人”的时代大体相当,是今天中原人类的共同祖先。夏商时属豫州,秦时置雉县,唐时为向城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置南召县至今。战国、秦、汉时期为中原铜、铁冶炼的重要产地,今仍留有数十处古冶炼遗址。

   南召山河秀丽,人文、自然景观荟萃,是中原风光旅游胜地。境内有“南召猿人”遗址和猿人洞穴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25处。唐代古刹丹霞寺、宋代道观兴阳观、五垛山北顶祖师庙,驰名豫西,吸引着数万计的游人。国家自然保护区宝天墁、牧虎顶原始森林,是南北珍稀动植物宝库,为中原唯一的天然植物园和动物园。兼有“北雄南秀”特色的石人山南麓风景区,林海莽莽,古木参天,绝壁林立,奇峰竞秀,气势磅礴,集“雄、险、奇、秀、幽”为一体。龙潭沟瀑布群级数达11级,最高落差百余米,山水相映,风景宜人,堪称“中华瀑布第一群”。人工湖──鸭河口水库,水面逾10万亩,湖光水色相连,亭台楼阁栉比。百尺潭大瀑布、仙人洞等自然景观,气象万 千,景色迷人,是理想的旅游、疗养、避暑胜地。南召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达46种372处。金属矿藏有铜、铁、铅、锌、铝、锰、金等, 其中铅、锌总储量4万吨以上,铁、锰总储量240万吨,黄金已发现3 个矿带,储量丰富。非金属矿藏主要有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萤石、钾长石、石英、白云石、石墨等,其中大理石地质储量20亿立方米,花岗岩地质储量2.5亿立方米,水泥灰岩地质储量44 亿吨,石英总储量100万吨,石墨总储量100万吨,萤石总储量4 万吨以上。

 南召名优特产驰名中外。

  丰富的资源,适宜的气候,孕育出了“柞木香菇”、“南召柞茧”、“南召辛夷”、“南召地毯”、“板山石材”等一大批名优特产,深受中外客商青睐。其中柞蚕生产历史悠久,始于汉,兴于明,盛于清。“妇孺皆缫丝,家家闻机声”,明清时期就被称为“柞蚕之乡”,现有柞坡105万亩,是全国19 个柞蚕生产基地县之一,年产柞蚕7万担左右,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 因之美名“召半省”。此外,南召辛夷也闻名遐迩 。

  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初,该县年产辛夷1万多公斤,与山萸肉、冬花并称“南召三大特产”,至今仍有500年以上的辛夷天然植物群落。 南召是辛夷最佳适生区域,产品色鲜、质佳,1997年版《国家药典》把南召辛夷列为正品。据河南农大测定,南召辛夷挥发油含量高达4%-5%,高于其它产地的1-2倍,居国内同类产品首位。1991年获南阳仲景杯中药材国际博览会金奖。

  目前,该县辛夷种植面积已达8万亩、200万株,年产干药50多万公斤,占河南省年产量的80%、全国年产量的40%,成为全国最大的辛夷生产基地县,被国家林业总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辛夷之乡”。南召辛夷花含挥发油3-5%,产量居全国之首。

南召辛夷

  南召有着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国家“八五”计划重点项目──鸭河口310万千瓦火电厂已并网发电。 焦枝铁路纵贯全境,公路交织成网,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国内联网。南距南阳机场60公里,可飞抵郑州、广州、北京、西安、上海等地。宁西铁路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开工建设,必将为南召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勤劳智慧的南召人民,利用自己的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务实苦干,苦创业,使南召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年来,他们按照“重抓菌毯渔、常抓林蚕牧”的工作布局,以四高(高产值、高效益、 高品质、高税收)、五化(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一体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为发展方向,强力实施“168”工程,即建立一个鸭河库区立体开发示范区,壮大食用菌、绢丝毯、水产养殖、经济林、柞蚕、畜牧六大主导产业,开发“柞木香菇”、“南召地毯”、“鸭河鱼”、“南召辛夷”、“南召柞蚕”、“波尔山羊”、“板山石材”、“皇路店花生”八大特色产品,使全县已基本形成集高效农业、创汇农业、生态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县。目前,食用菌、丝织地毯、水产养殖、经济林、柞蚕、畜牧六大主导产业年产值已分别达到6600多万元、4亿元、40 00多万元、1亿余元、1885万元、3.5亿元。力争到2003年,六大主导产业和八大特色产品产值分别达到25.97亿元和17.62亿元, 实现 “人均一亩高效田,一人一亩药果园,人均增收一千元,全县财政超亿元”的奋斗目标。

  山区的丰富资源、适宜优惠的软硬环境、热情诚实的南召人迎来了八方客人。外商络驿不绝,合资独资企业如雨后春笋,都在以投资与效益成正比的格局健康发展,展示着南召这片投资热土的时代风采。朴实热情的南召人正张开双臂,敞开胸怀,热诚欢迎更多的贤君志士到南召来观光旅游、投资开发,共举振兴大业,共享文明之果。

南召县特产

“柞木香菇”、“南召柞茧”、“南召辛夷”、“南召地毯”、“板山石材”、“南召辛夷花”“皇路店花生”

南召县旅游特色

1、杏花山“南召猿人遗址”位于南召县云阳镇西北3.5公里的杏花山上。这里背风向阳,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原人类鼻祖--“南召猿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繁衍生息的。1978年9月,考古工作者在杏花山上发现了一批古脊椎动物化石和一枚古人类牙齿化石,这枚牙齿化石经世界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汝康先生等人鉴定为早期人类的右下第二前臼齿。同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队,对这一化石点进行了发掘,又发现了一批古脊椎动物化石,计有剑齿虎、剑齿象、肿骨鹿等20余种,根据伴生动物化石及地层等综合分析,认定这里发现的古人类与“北京猿人”所处的时代大体相当,距今约五、六十万年,并正式把这种古人类定名为“南召猿人”。 2、南召县留山镇丹霞山南麓,坐落着一座唐代古刹名曰丹霞寺,被称为丹霞始祖,该寺始建于唐,鼎盛于宋,兵焚于元,清代重建至今。已传承58代方丈,属佛门曹洞正宗法派。兴盛时僧众达500余人,素有“八百里伏牛、五百里丹霞”之说。1986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省政府批准为佛教活动开放场所。寺院占地6万平方米,寺内外古木参天,有580余亩的古柏林、千年宋柏和“活化石”银杏林等,为中原奇观。寺内沿南北中轴线依次排列着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殿房110间。寺周围目前遗存有元、明、清时期所建的古塔14座,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3、兴阳观原名南石庙,位于南召县云阳镇西南一华里处。庙观三面环山,一方临水,碧瓦红墙,森严威整,是宛洛大道上的著名道观。兴阳观始建于宋,兴盛于明、清。现存的八大古迹、十大胜景,包括南天门、朝天阁、灵霄宝殿、仙人桥、老母洞、地府世界、无极宫、太清宫、阎罗宝殿、太和宫、关公殿、八仙过海、包公祠、文公堂、二十四寺等。兴阳观交通便利,风景优美,为香客游人避暑疗养、游览观光之胜地。 4、五朵山祖始庙为明永乐年间(1403-1425)所建,鼎盛于明、清两代。世传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变”中下野后辗转到五朵山建庙修道,民称“祖师爷”,钦封“真武大帝”。 5、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登峰鸟瞰山下,四周群山如簇,峭崖森严,云来雾去,气象万千。座座奇峰参差,层层排列到天未,或挺拔,或雄伟,或秀丽,或诡奇;形态各异,奇中见秀。
南阳旅游:
邓州市旅游 方城县旅游 南阳市旅游 南召县旅游 内乡县旅游 社旗县旅游 唐河县旅游 桐柏县旅游 西峡县旅游 新野县旅游 镇平县旅游 淅川县旅游